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园地 >> 成长中心

合肥四中家长学校——本期话题《孩子一提开学就烦躁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8-17 丨 文章作者:黄莹 丨 阅读次数:547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合肥四中家长学校!我是心理老师黄莹。距离开学还有十天左右,不少家长正为如何调整孩子的开学状态而发愁。上周有家长焦急反映:孩子现在每天凌晨2点睡,中午11点起,一提作业就烦躁,真不知道开学该怎么办?

本期家长学校将分享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自我对话法”,帮助孩子“无痛”调整开学状态。这一方法的灵感源自我在暑期观看的李笑来与脱不花的一期「长谈」节目。“自我对话法”具体包含以下三要素:

1.身份陈述我是谁

让孩子使用“我是一个…的人”的句式,直接定义新学期理想的身份或角色。这个身份应具体指向孩子希望养成的习惯或行为。家长需协助孩子聚焦于一个具体且可观察的行为上,例如:“我是一个准时起床的人”或“我是一个专注写作业的人”。

2.加个理由为什么

紧跟在身份陈述之后,采用“因为…”的句式,明确阐述该身份能为孩子带来的具体益处、价值或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所提供的理由必须得到孩子的认可,并对其具有吸引力。例如:  

“因为准时起床使我早晨不再慌乱,能够从容地吃早餐”(舒适感)  

“因为专注完成作业让我能更快、更优质地搞定暑期作业”(成就感)

3.积极情绪感觉如何

在理由之后,加上一句描述践行这个身份后所带来的积极感受或情绪。用“我感觉/我感到/我很享受…”的句式。

家长要鼓励孩子去体会和表达行为带来的正向感觉。可以是:

“我感觉很从容/很安心//很满意/很有条理”

“我很享受这种不慌不忙/高效/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回想一下我们开头提到的案例:孩子暑期作息混乱,晚睡晚起,提作业就烦。他的妈妈希望孩子能在开学前逐步调整到更健康的作息,比如早点起床。那可以设计的自我对话脚本是:

我是一个7点起床的人,因为这样我早上时间更充裕,不会饿着肚子赶去学校,我感觉很从容,对自己的一天更有掌控感了。”(每日对自己口头重复三遍)

那么,给家长的关键操作建议是:和孩子一起设计自我对话脚本,不断践行约定的微小行动,及时肯定孩子的微小改变,同时对改变的发生抱有一定的信心和耐心。

自我对话法,是我们帮助孩子“无痛”适应新学期开学节奏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心理学策略。它并非依赖说教式的强迫,而是引导孩子运用积极的语言,唤醒微小的行动,从而真正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积极转变。建议家长们今晚就与孩子一同开启这场积极的自我对话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