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级部风采 >> 24级

踏百年烽火,品千年徽韵——记2416班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30 丨 文章作者:谢松 丨 阅读次数:332

4月23日清晨,2416班学子整装待发,在晨光春风中踏上了为期三天的皖南之旅。

铁血丹心映云岭

登临水西山麓,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碑林如剑,邓小平手书“永垂不朽”四字苍劲入云。我班的王钵同学为烈士祭献花圈,150位四中莘莘学子奏唱国歌,在松涛低语中寄托哀思,方知山河无恙何其重。

午后,步入泾县云岭,青松掩映间,新四军军部旧址肃然而立,斑驳砖瓦间,铁军精神犹存。踏入“新四军在皖南”史料陈列馆,幻影成像重现烽火岁月,项英,叶挺等一位位革命先烈向我们缓缓走来,恍见将士们挥戈江淮,血战大江南北的英姿。

纸墨春秋话宣城

宣纸之乡,匠心如诗。在中国宣纸博物馆,同学们观“三丈三”巨宣铺展如云,依次尝试亲自捞纸,体验匠心。在讲解员的解说下,我们了解到108道工序凝为一张“千年寿纸”,青檀树皮与沙田稻草的淬炼,恰似文明与自然的对话,坚韧而又含蓄。在展厅里,同学们还依次观看了明清时期用徽州宣纸绘制的书画作品,笔走龙蛇间,是超越时空的独白,酝酿着一代代造纸人的掌心的温柔。

水墨诗篇游徽州

唐模古村,以水为魂。檀干溪畔,石桥旧貌,恰似一幅婉转流动的江南丹青图。

歙县中和街上,许国石坊巍然矗立,八柱擎天,石狮嬉戏, “八角牌楼”故事里臣子的智慧与皇权的博弈,令学子感叹古人的智慧与风骨。

屯溪老街内,青石蜿蜒,红灯笼映照百年商肆,尝一口黄山烧饼酥香,听一曲黄梅戏婉转,雨中漫步老街,烟火人间与水墨诗画于此交织,难怪千年前白居易诗云“能不忆江南?”

宏村如牛,静卧黟山南麓。循“牛肠”水圳穿巷,月沼如镜,倒映马头墙棱角;南湖荷影,曾入《卧虎藏龙》画屏。承志堂内,“百子闹元宵”木雕栩栩如生,徽商荣华与家训皆凝于梁枋。

结语

三日行止,烽火与水墨交织,历史与人文共长。皖南之地,一砖一瓦皆成史诗,一溪一桥俱是文章。少年至此,可怀家国情怀,可觅文化根脉,更可于山水皖韵中,寻得生命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