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级部风采 >> 24级

寻徽州文脉,悟匠人精神——记合肥四中2402、2403、2404班研学之旅第二天
发布时间:2025-04-27 丨 文章作者:黄晨锐 丨 阅读次数:551

4月24日,合肥四中2402班、2403班、2404班的百余名师生在年级主任李全鹏及各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以“寻徽州文脉,悟匠人精神”为主题的研学实践之旅。同学们深入黄山、歙县、黟县等地,通过沉浸式体验徽州历史、非遗技艺与古村人文,在实践中传承文化基因,感悟成长真谛。

亲手制烧饼 触摸匠心温度

研学第二日,师生首站来到黄山烧饼博物馆。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同学们从揉面、擀皮到包馅、烘烤,亲身感受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2403班周薇老师与学生们围坐一桌,见证着面团在指尖逐渐成型为金黄酥脆的烧饼。“原来每一道褶皱都藏着技巧”,2404班张同学感慨道。当亲手制作的烧饼香气弥漫时,这份“舌尖上的徽州记忆”让同学们对匠人精神有了更深理解。

徽州古城探秘 对话千年历史

步入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徽州古城,青砖黛瓦与雕梁画栋间流淌着时光的印记。在许国石坊下,历史老师化身讲解员,为同学们解读徽商“贾而好儒”的文化密码;登上徽州府衙,2402班黄晨锐班主任以府衙楹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为引,与学生们探讨古代法治智慧的现实启示。古城墙上的斑驳砖石,成为跨越时空的立体教科书。

唐模水街寻幽 解码生态智慧

午后,唐模古镇的潺潺溪水与百年香樟为研学注入诗意。同学们沿水街漫步,观察古人依水而建的村落格局,记录水系设计中的生态智慧。在同胞翰林坊前,地理老师现场讲解徽州聚落“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2404班郭围班主任则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绘制古村水系图,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屯溪老街夜色 遇见非遗新生

夜幕降临时,师生转场至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屯溪老街。在砚雕工坊,歙砚大师展示“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艺;在徽墨体验馆,同学们研墨挥毫,墨香中体悟“一两徽墨一两金”的价值真谛。街角飘来的毛豆腐香气与徽剧悠扬的唱腔交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文化传承更具生命力。

年级主任李全鹏总结道:“这次研学不仅是课堂的延伸,更是生命的浸润。希望同学们将徽州人‘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向学精神、‘徽骆驼’的坚韧品格带回日常,让文化自信成为成长的底色。”据悉,后续学生们将以研学笔记、主题摄影、文化创意设计等形式深化学习成果,让徽州之行的收获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