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级部风采 >> 23级 >> 23级学生活动

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心灵感受远方——记合肥四中高一年级2315班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01 丨 文章作者:李畅语 丨 阅读次数:1106

2024年4月24日至26日,2315同学参与了为期三天的徽州研学活动。粉墙黛瓦今犹在,青丝雅颜貌或改。本次研学主要目的是在徽州文化思想的熏陶下,体味“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的乡村风光,从自然山水中感悟“造化钟神秀”的魅力,汲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力量,以更好的姿态迎接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首日,我们去了呈坎和屯溪老街。在呈坎,我们首先举行了开营仪式。于此,我们端正了对研学的态度,明确了此次的学习任务,深刻理解了活动的价值。呈坎,古名龙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古代匠人精湛的工艺,非凡的匠心。石雕透骨,砖雕见大,木雕示美,彩绘渲雅。溪水激石,泠泠作响。飞檐斗拱,鳞次栉比。在屯溪老街,我们尝到了徽州特色美食——毛豆腐,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中,远古的商贸场景逐渐与现实重合,延烧。

次日,我们在清晨的虫鸣声中,在行人惺忪的目光中,徽州古城等地迎来了我们的脚步。梦惊已是新天地,旧曲依稀绕古城。这里是徽学的发祥地。每思祖国金汤固,常思英雄铁甲寒。在新四军军部旧址,我们缅怀先烈,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你,没有你哪有国,没有国哪有今天的我们。是他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铿锵誓言,给了我们“不叫胡马度阴山”的资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们抵达状元博物馆时还下着小雨,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连思想都是湿漉漉的。听着雨点敲在砖瓦上的声音,恍惚中我看见当年的状元脱颖而出...

第三天,晴天里的粉墙黛瓦,时光间的斑驳色彩,宏村是我们驻足的最后一站。多少年来,湖边青草依旧,粉墙黛瓦依旧,小桥流水依旧。不见得,只是当年世居于此的先民罢了。如今我们泛游宏村,传承先辈的劳动智慧和思想精神。在清晨的晓雾中飘飘欲仙,它欲仙而仙我,已全然分不清这究竟是宏村的秀景还是米氏笔下的山水了。在守拙园,站在陶氏故居的我们,感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乐趣。

我们自合肥乘风而来,寻觅那梦中之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游和学结合,让我们在行走中触摸和感悟文化。通过此次研学,我们更加坚定了要以磨砺作锤,化恒智为水,锻己身成钢。我们认知传统,坚定文化自信,行于徽州,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