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园地 >> 成长中心

清明寄思,对话生命——合肥四中乐心心理社2025春学期第四次社团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3 丨 文章作者:黄莹 丨 阅读次数:648

2025年4月2日清明前夕,合肥四中乐心心理社以“清明寄思,对话生命”为主题,开展了春学期第四次社团活动。心理老师黄莹以“死亡咖啡馆”为背景,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深度对话,引导学生在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中,直面生命的终点,探寻存在的意义,感悟“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  

活动伊始,黄莹老师模仿孩童语气,向社员们抛出一个稚嫩却深刻的提问:“我八岁的儿子从他四岁开始总问‘不想死,一想到人会死,就会好烦恼’。你们能帮帮他吗?”学生们化身“生命解答者”,与“四岁黄老师”展开对话。 “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就像树叶会落、花朵会谢,这是自然规律,但春天还会再来呀!”“如果你现在最想和小狗玩,那就快去!把烦恼的时间用来做喜欢的事,就不害怕了。”在一问一答中,同学们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初态度和初印象。

带着对生命最初的叩问,同学们手持“邀请函”,走进化身为“死亡咖啡馆”的活动室,与虚拟咖啡师“米格”展开跨越生死的对话。首先,同学们每人领取一个纸杯,按照咖啡调配步骤,在杯身为自己调配“生命风味”。

有同学在自己的生命咖啡中加入了苦味,咖啡的苦味如同生命中的挫折与遗憾:考试失利、亲友离别、梦想搁浅……但这些“苦”恰恰是成长的养分。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曾说:“痛苦若能被赋予意义,就不再是痛苦。”有同学在自己的生命咖啡中加入了牛奶、奶泡等奶香加持,牛奶的醇厚,是父母深夜的一盏灯;奶泡的绵密,是朋友并肩的笑声;鲜奶油的浓郁,是师长的一句鼓励。爱是生命的糖,让苦涩变得温柔。还有同学在自己的生命咖啡中加入了柠檬汁、蜂蜜等风味点缀,柠檬汁的酸,是未竟的理想;蜂蜜的甜,是此刻的奔赴;辣椒的烈,是失去后的珍惜。在分享时,最令人动容的是,几位同学的“生命咖啡”里,最重要的那个人写的都是妈妈,原来在探索死亡时,我们终会想起生命的起点——那个用生命孕育我们的人。

活动尾声,黄莹老师邀请同学们自由冲饮一杯咖啡,感受生命的滋味。生命是一杯未完成的咖啡,我们永远在调配自己的风味。黄莹老师以心理学家的视角鼓励大家:“接纳生命的‘苦’与‘涩’,用爱冲淡遗憾,用行动为未来‘调味’,这正是清明给予我们的启示。这个清明,愿你我:在缅怀中懂得珍惜,在苦涩中品出甘甜,在有限中活出无限。”

本次社团活动以清明节为契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命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戏剧表演+情境体验+深度对话”的创新模式,让学生在直面死亡的沉思中,唤醒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据悉,乐心心理社的“四季成长计划”将持续围绕节气与生命主题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探索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