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园地 >> 成长中心

薯条时光,创造幸福 ——记合肥四中乐心心理社2025春学期第一次社团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13 丨 文章作者:黄莹 丨 阅读次数:751

2025年3月12日,合肥四中乐心心理社2025春学期第一次社团活动顺利开展。本次社团活动的带领人是心理老师黄莹。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去码头整点薯条”为主题,旨在以“薯条”为媒,探寻生命意义的体验之旅。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黄莹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学期的社团课程计划及读书节的方案,鼓励同学们积极提供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并为读书节的开展献计献策。

在正式课程中,黄莹老师以漫画《两只海鸥的对话》导入,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当一只海鸥执着于飞行的意义时,另一只却说“不如去码头整点薯条”,这个看似无厘头的对话,其实蕴含着深刻的生活智慧。黄老师通过生动讲解,将抽象的生命议题转化为具象的生活体验。

紧接着,每位同学手持一根薯条,在黄老师的引导下依次进行视觉观察:记录薯条的自然纹路与焦糖化斑点;嗅觉品鉴:捕捉马铃薯烘烤后的麦香与油脂气息;触觉感受:体验酥脆表皮与松软内里的层次对比;味觉品鉴:细品盐粒在舌尖的溶解过程。一名同学分享:“我第一次发现薯条的纹路像地图,咸味中带着麦香,仿佛时间都变慢了。”  

在我的“薯条”环节,同学们回顾曾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件:一次落日骑行、与好友的深夜畅谈、考试后的冰淇淋奖励……这些片段被记录在学案纸上,并汇集成三月份的“薯条”计划。同时,黄老师鼓励同学们:“当我们学会用五感去触摸生活,用真心去记录感动,生命就会像薯条表面的盐粒,在平凡中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宏大叙事,而在于每个具体可感的当下。本学期,乐心心理社将继续将此类体验式活动融入到同学们关心的青春期话题之中,助力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重拾感知幸福的能力。每一根薯条都是时光的载体,愿我们永远保持对生活的好奇与热爱,在平凡中创造属于自己的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