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园地 >> 成长中心

家校共育丨合肥四中2025年寒假家长微课:属于智慧家长的选择地图
发布时间:2025-01-22 丨 文章作者:黄莹 丨 阅读次数:923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合肥四中家长学校!我是心理老师黄莹。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话题是:属于智慧家长的选择地图。

这幅「选择地图」来源于《改变提问,改变人生》一书,我把它做成了挂画挂在客厅,时时提醒我和孩子——“道路千万条,学习者模式第一条”。寒假期间,“和孩子在一起”成为日常,所以今天我也想把它分享给各位家长。

接下来,我将以“喊孩子起床”为例,与您一起,按图索骥,解析如何把它应用在我们寒假的亲子沟通中。

我们先假设一个常见情境,寒假里,天气很冷,孩子贪睡,喊他起床,他就不起,你要上班。喊几遍之后,孩子一脸不情愿,想耍赖、闹脾气,你忍不住想发火。此时,我们如何做会更好呢?假设你家里的墙上挂了这幅「选择地图」,那么请跟我一起抬头看——

走学习者模式:

①按暂停键

变身观察者,看看当下的自己。停顿五秒,深呼吸。不被当下的这个情境牵着鼻子走,慢慢恢复清醒。

②转换问题

●发生了什么?●我想要什么?●这有什么用?●我能学到什么?●对方在想什么?感觉怎么样?想要什么?●我有什么选择?●现在最好做什么?●可能的情况是什么?

哦,我和孩子即将要开启“亲子大战”,我希望他能起床吃饭,然后学习,但是对方想再睡一会儿。是啊,平常上学,他还是挺准时起床的。我马上要上班了,今天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如果我跟他起冲突,他可能逆反着睡一天,也可能即使起床了也不会有好心情学习了。我也会因为这个糟心的早晨,而带着糟糕的心情去面对同事、领导和一天的工作。以上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啊,我也想要精神饱满的去上班啊。所以,思考一下,我当下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通过不断提出转换问题,帮助我们塑造有弹性的观察者分身和强大的学习者思维。

③开启行动

对,给孩子留个纸条,交代一下早饭、叮嘱一下学习,表达一下爱意。然后,出发上班去吧。孩子看到纸条,可能会按照你预想的开启他的一天,也可能就睡了一天,但是不管怎样,比大吵一架,不欢而散好得多,对嘛?至于,存在的问题,咱们留作晚上回来,在一个彼此的双商(智商、情商)都在线的时候好好聊一聊。

 

你还可以在脑中迅速模拟一下评判者模式的思维、语言与行动。来,咱们也走一遍。

评判者模式:

●我到底怎么了?●这是谁的错?●我为什么这么失败?●为什么我什么事都做不好?●他们为什么那么无知,那么让人头疼?●我们不是已经那样做过了吗?●何苦呢?

消极思维:我这么辛苦为了谁?整天累死累活的,我容易嘛我?我已经尽力了,可还这么失败。孩子一点不听话,8点都不起床,简直没救了。

消极言语:你再不起来,我就不给你吃饭。你快废了,知不知道?

消极行动:猛敲门,掀被子,气呼呼,不断地输出狠话,打击的话……

可以预想的结果是什么?孩子又气又哭,你除了气呼呼还是气呼呼,一大早,你们把各自用来学习和工作的精力都消耗光了……

对比之下,智慧的家长,你会选择哪个呢?一直站在评判者的立场上,我们是无法帮助孩子和自己的。当亲子发生冲突时,谁先从评判者状态中清醒过来,谁就有能力扭转局面。

生命中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学习者模式和评判者模式之间来回切换,几乎意识不到自己也可以控制或选择,而我们的一点一滴的选择构成了我们的整个人生。

合肥四中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从这个寒假开始,把这张属于智慧家长的「选择地图」挂在家里,时时提醒,慢慢练习,遵循本心,尝试作出正确的选择,走学习者模式之路,让我们一起加油。

本期的家长学校就到这里,我是心理老师黄莹,下次再见。感谢大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