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动态

以题促教探真知 以思赋能育素养 ——合肥四中地理组第一届原创命题大赛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2 丨 文章作者:张荣 丨 阅读次数:341

春风化雨润无声,教研赋能启新程。2025年4月2日8点20,合肥四中首届地理学科原创命题大赛在高一四为楼年级部会议室召开。本次大赛以“创新命题·素养导向”为主题,高一年级组翟明伟、王玉婵、吴孔平,高二年级组闫杰、谢修余、李楚风六位教师同台竞技,以匠心设计展现地理学科魅力。活动现场,参赛教师深度解析命题思路,在场教师热烈互动点评,共探教学改革新路径。

翟明伟老师以“超强厄尔尼诺现象”为主线,通过图表与气候事件关联分析,构建时空综合思维框架。“命题初衷是让学生理解地理过程的连锁性,而非孤立记忆现象。”他阐释道。试题设计从沃克环流异常切入,延伸至华西秋雨的空间分布,引导学生在复杂情境中抽丝剥茧,培养“大格局”思维。

闫杰老师以“黄河航运与古太原城建城”为命题亮点,将历史文献与水文地图结合,还原人地关系演变脉络。“地理教学需打破学科壁垒”,她坦言,命题灵感旨在让学生感知“河流是文明的血管”。现场教师评价该题“兼具历史厚重感与地理逻辑性”,但建议增加对 “航运条件与城市兴衰” 的因果链分析。

李楚风老师以 "日本氢能推广困境" 设计递进命题,通过 "现象-原因-战略" 的逻辑链条,从基础设施与技术成本分析普及难点,结合资源与环保需求探讨必要性,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探究核心意图。卫世付老师点评其突出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第三问具创新性,建议优化选项逻辑。

吴孔平老师以国家土地流转政策为切入点,构建 "政策背景 - 人口迁移 - 农业结构" 三维逻辑链。命题包含两大递进环节:首先从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与农业现代化需求双重视角,解析政策出台动因;继而通过 "细碎化小农经营→规模化流转→专业化生产" 路径,分析其对农业结构的直接影响。

谢修余老师聚焦 “合肥异常增温现象”,通过对比同纬度平原城市气温数据,设计开放性探究题。他结合气压图,引导学生运用冷暖锋知识分析成因。有教师指出:“锋前增温的术语需结合冷空气过境过程精准表述。” 谢老师虚心接纳建议,并现场优化题干表述,展现教研共进的学术氛围。

王玉婵老师以“芬兰人口分布与气候关系”为命题亮点,通过气象数据与城市分布图,揭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赫尔辛基成为经济中心的推动作用。“气候划定生存边界,但人文选择重塑发展格局。”她对比加拿大、俄罗斯人口稠密区差异,设计跨区域分析任务,被赞“用数据讲述地理故事,以案例启迪全球视野”。

本次大赛不仅展现了合肥四中地理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也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评委组总结称,原创命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未来需加强跨年级协作,深化信息化手段在命题中的应用,推动地理学科与真实情境的深度融合。合肥四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举办此类赛事,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地理学科建设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