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级部风采 >> 23级 >> 23级教育教学

聚焦问题引导,凸显概念建构 ——记一堂党员示范课中的波动物理
发布时间:2025-03-25 丨 文章作者:文媛 丨 阅读次数:515

2025年3月25日,党员教师张彬的物理示范课上,一根细绳、几组问题,向我们演绎了机械波概念建构的思维过程。这堂课以“问题解剖式”教学法,将《波的形成》这一传统难点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认知阶梯,彰显了党员教师深耕课堂改革的先锋姿态。

课堂从一段慢动作绳波视频切入:人拿住绳的一端上下抖动,波动即向前传播。同时可以用红绳标记更能清晰展现质点的运动轨迹。学生手持任务单,在张彬老师设计的递进式问题链中开启思维攀登:

  1. 质点运动观察(基础层):“标记点1-5的振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相邻质点是否存在运动延迟?”
  2. 迁移本质探究(进阶层):“当波传递到绳子末端时,起始端的标记点是否离开原位置?”
  3. 起振规律归纳(高阶层):“所有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是否相同?这与波源的初始运动有何关联?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发现在反复的问题推进过程中,学生们对于绳波的形成过程掌握的已经非常熟练了。

紧接着,张彬老师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了横波和纵波的特征以及机械波的相关内容,并且通过各种动画向同学们演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声波和地震波,让理论走进生活,从而打开学生思路。

   本节课主要通过视频动画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总结,为组内老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