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动态

双微驱动,百花齐放——《双新背景下高中音乐多模块教学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12 丨 文章作者:徐飞扬 丨 阅读次数:2622

雨润杏花,勤耕不辍。2022年5月10日上午,合肥市教研员蒋婷婷老师立足“双微驱动”教研模式,指导双新背景下高中音乐多模块教学实践研究,并根据大单元教学的思路和需求给课题组提供了统一的单元设计体例。各模块组成员组建六个“微团队”,以各模块所选的教研单元为“微项目”,利用腾讯会议、微信等平台分别进行组内教学研讨活动,以研促教。

鉴赏模块团队组织开展线上听课评课研讨活动,由袁雅婷老师将《声身合一 舞动心弦》单元的第二课时《音舞交融》以实录课的形式作为重点进行展示,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观看并记录课堂教学。

 活动过程中,成员们认真探讨、积极发言,逐个提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大家在讨论中提出修改建议,气氛热烈融洽。随后,刘咏梅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大单元教学设计体例》,针对单元活动设计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学习活动设计的不同主体提出可实施建议,35中迮玉荃、朱玉晗两位老师对单元作业设计的三个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成员们热烈讨论、互相学习,对大单元设计与课时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歌唱模块团队利用腾讯会议集体备课,就歌唱模块《感受经典》这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体例内容完善、课时划分等相关问题进行研讨,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会,认真交流。

刘畅老师首先从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强调单元教学内容以人文、历史为背景,融入诗词与音乐,感受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通过合唱作品学习与体验,帮助学生感悟经典作品的精髓,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坚定文化自信。

歌唱模块成员同时就单元课时分配、展示课教学、教法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柯璐老师认为单元的内容计划可以分为四个课时来进行。汤雨莹老师针对实践课中如何较好地把握音乐的思想感情和内涵意蕴,体现单元课标要求等问题进行讨论。杨世伟老师与谢成海老师则对教学重难点与教法提出了建议,并分享了丰富的专业技能与内容。 通过总结大单元教学设计体例,详细分析点评课例,以期获得更好的课堂呈现。

演奏模块团队利用腾讯会议平台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围绕《混合乐队》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体例和单元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并进行热烈讨论。

刘山老师首先就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进行说明,随后,陆一凡老师对其所执教的单元第五课时《电声乐队的颜色——合成器》阐述教学设计,其余老师进行点评与讨论。讨论得出可以通过“趣探音色之美”、“探究控制器对作品色彩的影响”、“合成器是技术性、交互性、艺术性的融合”三个环节,以学习演奏技法、探究体验音色、理解层次情感为三条主线,学习电子合成器基本的演奏和编配技法。

同时,周枫老师提出,在新课环节,可以重点带领学生体验音色的变化对于作品风格的影响;刘春晓老师提出可以在导入部分提前录制学生在之前课上学习的片段,组合而成一段合奏视频,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吴慧雯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不同版本的《beliver》,新颖的方式得到了各位老师的一致赞同。演奏组将在课时设计修改好之后,再次集中进行打磨。

戏剧模块团队的五位老师于26日上午九点准时相约在腾讯会议,开启了《走近戏剧》单元的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郝新玥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她设计的本单元第二课时《歌舞青春》的教学流程及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安排,唐安老师针对课的活动安排提出了一些疑问,并就整节课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朱军花老师着重强调了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两位老师的建议为青年教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提供了理论协助。同时,郝老师就目前自身存在的困惑向各位老师请教,在大家积极的讨论之下,为郝老师提供了一些解决的途径供其参考。

接着,张钰瑶老师结合文字材料向大家介绍了她的大单元设计,从整体理念和概念的把握,到具体的分课时实施,张老师的设计都十分的细致,唐安老师和王楠老师对此表示肯定,同时就说课需要注意的事项,给张老师做了温馨提示,并就分课时在实施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了一番讨论。

舞蹈模块团队利用线上会议开展教研活动。活动首先由纪思思老师解读了《社交舞》单元的大单元设计思路,通过观赏到表演,让学生建立人际交往用舞蹈形式如何表现,提高学生对社交舞审美认知。姚陆子老师提出了自己教学设计中的一些困惑;杨欢欢、王黎洁老师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更加有效的教法与学法。

教研活动中大家对每一个环节都积极交流、探讨与补充。大家集思广益,并记录下有效的行动方案。教研活动还对教学资源选择、单元设计规范性、展示课内容选择进行讨论,制定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分工落实。

编创组两位老师利用微信线上平台进行了第六单元《计算机音乐》的大单元研讨。

研讨中,编创组再次确认了本单元的教学思路——从基本乐理知识作为切入点,到学习“西贝柳斯”的相关功能,再到掌握绘谱技能,最后综合所学,进行简单编曲。与此同时,编创组对于学生活动设计也进行了初步的商讨。

最后,编创组总结的本单元的“不同之处”——因为“主角”是计算机音乐,所以对教学的硬件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第一课时中的音乐理论知识可以在常规教室中完成,但涉及到Sibelius上机实践操作的课程环节,还需与信息技术学科提前做好沟通与配合,能够将音乐课堂转移到电脑机房,通过实践操作带给学生们最好的体验与学习过程。

在合肥市教研员蒋婷婷老师的带领下,音乐教研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反映了合肥市高中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也让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获益匪浅!同时,蒋老师立足前沿,以“微项目”“微团队”为依托,将双新背景下高中音乐多模块教学实践研究这一大项目化为小课题,将学科大团队转为六个攻关小组,依托小课题研究,发挥团队专长,带领“双新”省级课题组成员及全市高中音乐教师在双新工程的道路上携手前行。